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 (高奕楠)“确切的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的生命力,而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是中医药学的学术进步和事业的发展的永恒的主题,”国医大师孙光荣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岐黄论坛上表示,“传承不仅是中医药学术进步的前提,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
此次岐黄论坛的主题为“加强学术引领,推动传承创新”,孙光荣从中医药学传承的目的与意义、内涵与外延、路径与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传承的重要性,并指出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因为“要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只有继承好,才能发展好,只有发展好,才能利用好。”
“如果说西医是科学的,那么中医则是智慧的。”孙光荣指出,中医看的不是病,而是生病的人,这种思维方式、特色理论以及临床经验,乃至中医的发明体系,生活的方式就决定了中医学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医文化的基因和命脉。
孙光荣认为,中医药的传承不仅是医德、医理和医术,更要传承志向、言行和文化。他在演讲中详述了中医药传承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医德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体现“大医精诚”的服务精神,坚定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药人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树立“普救含灵”的医风。
第二,医理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来传承“勤求博采”的治学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理论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国人坚持“精研经典,博极医源”的治学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中医药学的理论。
第三,医术的传承,以老带新传承“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思维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方法自信;通过传承坚持“燮理阴阳、调之使平”,采用药物疗法,进行临床医疗保健。
除了医德、医理、医术的传承之外,还要传承志向、言行和文化。孙光荣指出,志向上,中医药传承不仅是树立职业自信,也是在传承“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志向以及为国执业、为民执业、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执业的大视野、大胸襟。
言行上,中医药从业者要传承“诚信谦恭”的大医风范,坚定道德自信、“言和身正”的律己原则;做到以“诚”执业、以“净”执业、以“严”执业、以“精”执业。
文化上,则要传承“博通古今”的兴致,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兴趣与志向;涉猎各家之言,通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做到以医通文、以文育医。
(责编:许心怡、权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中国中医药新闻信息网】采集/撰稿/编发/来稿或转自其它媒体,相关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中医药行业信息内容之目的,不代表【中国中医药新闻信息网】观点,亦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010-53320608,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成,谢谢合作!诚邀各类媒体、机构或个人与我们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